一个天大的好消息,原来《长津湖》真的有第二部,而且已经正式官宣了!
电影《长津湖》的战斗任务还没有结束,第七穿插连的战士们将面临新的任务,这一次他们要去往更艰难的战场,接受更残酷的考验。这个战场就是当时美军撤退路线上的咽喉之处——水门桥!
需要科普一下的是,在当时的历史上,是没有水门桥三个字的,这是后来随着史料的增多,有了这个名字。而这个名字,随着电影的上映,会跟上甘岭、长津湖一样,成为人们最熟知的名字。
在真实的历史中,水门桥之战颇为经典,想起看完《长津湖》后很多观众说电影“虎头蛇尾”的事,我就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,原来还有第二部,妥妥的“虎头龙尾”!原来《长津湖》真正的制作难度在这!七连的任务也越加的艰巨,电影的制作难度系数也越高了,这才是属于我们的中国式大片啊!
知道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,观众也乐疯了!微博下面都是对《长津湖之水门桥》的期待!
有的观众用了一串语气词!有的直接问:什么时候上映?
《长津湖之水门桥》肯定会跟我们见面的,也注定会是一部优秀的电影,因为它的前作是《长津湖》!
原班人马,主创和幕后都没有改变,导演还是原来的导演,这已经保证了《长津湖之水门桥》的质量。
而近几年,一部电影,真正影响到除了中青年观影群体以外的观众,我只看到过《长津湖》。
最初看一个老爷爷背着双手看《长津湖》宣传海报的这张照片,就感触颇深。
老人是我们这个国家的过去,他们有的背负着历史,有的背负着沉重的记忆,《长津湖》能让他们回忆起过去的岁月,能让他们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,看到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,这就是《长津湖》的意义。
而《长津湖》最忠实的粉丝,其实是那些曾经上过战场的老兵。
不一定是抗美援朝战场,参加过抗日战争,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的所有老兵,只要看过这部影片,都对《长津湖》感触颇深。
《长津湖》的每一场放映,都能看到头发花白的老人,他们从来没有这么认真投入地看过一场商业影片。而《长津湖》热映中,也出现了很多感人的画面和故事。
10月12日,88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化武在成都观看电影《长津湖》。1952年12月他在乔岩山阻击敌军的战斗中负伤,失去右眼和双手。观看《长津湖》是老人的心愿,影院为他准备了一场专场电影。电影结束后,李化武抬起残缺的右臂敬礼。
这个军礼感人至深,是整个十月最美、最让人感动,也最让人震撼的画面。
同时,很多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,也看了这部影片。8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周全弟,是长津湖战役亲历者,“冰雕连”战士;90岁抗美援朝老兵涂伯毅,曾连续参加抗美援朝第一到四次战役;95岁抗美援朝老兵邹积升,曾参加长津湖战役,是“新兴里战斗模范连”的老连长。
亲历战争的三位英雄前辈在观影中感动不已,更是在映后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。
饰演连长伍千里的吴京曾在看望老前辈们时表达了自己真诚的祝福:“老前辈,保重身体!”这也是后辈们对所有英雄前辈共同的祝愿!
对英雄的崇敬,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优良的品格,这些老战士能在和平年代看到《长津湖》,能替他们牺牲的战友看到今天的中国,那些先烈们在天有灵,或许也会很欣慰吧。
除了老人,《长津湖》还影响了许多孩子。诸多父母在看《长津湖》的时候,都带上了自己的孩子。小朋友们在电影中受到从未有过的爱国主义教育,也知道了那段历史,懂得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。
有的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,了解了长津湖之战的历史。还有一个仅有4岁的小孩子,看完《长津湖》后,对着鸭绿江断桥行礼。
更有孩子回家体验了“冻土豆”是什么滋味。
今天看到《长津湖》官微放出一则黑板报,上面都是关于电影《长津湖》的插画。
小朋友们把自己对《长津湖》,对我们历史最深刻最朴素的认知,都画成了插画和黑板报,同时也写在了自己记忆里。
小朋友是祖国的未来,是民族的希望,而“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”,铭记历史,吾辈少年当自强。
一部电影,能对整个国家的老人和小孩,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,足见《长津湖》的成功。而《长津湖之水门桥》,同样质量的续作,肯定无可挑剔。看好《长津湖》破票房纪录,希望《水门桥》早点上映!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注册